《典籍里的中国》高中生观后感1475字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似乎总是在追求更快、更多、更新的知识,却往往忽略了那些沉淀在历史长河中的经典与智慧。然而,一部名为《典籍里的中国》的纪录片,如同一股清流,缓缓流淌进我的心田,让我在繁忙的学习之余,得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那些流传千年的典籍与故事,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典籍里的中国》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创造传媒联合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它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形式,将古老的典籍与现代人的生活相结合,通过穿越、对话等方式,生动展现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历程。从《尚书》的治国理念,到《天工开物》的科学精神,再到《楚辞》的浪漫情怀,每一期节目都如同一扇窗,让我窥见了古代先贤的智慧与情怀。
记得在观看《尚书》那一期时,我被大禹治水的坚韧与智慧深深打动。面对肆虐的洪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以天下苍生为重,最终成功治理了洪水,定下了九州,为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这一幕,不仅让我看到了大禹作为领袖的责任与担当,更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家国情怀。正如《尚书》所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至今仍然是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
而在《天工开物》这一期中,我则被宋应星对科学的执着追求所震撼。六次科考不中的他,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将自己多年走访大江南北了解到的生产方式和工农技术都记载下来,最终写出了《天工开物》这部中国首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节目中,相隔300余年的袁隆平与宋应星透过一粒种子,找到了属于科学家的共同梦想:求真务实、造福人民。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科学精神的力量,也让我明白了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当然,最让我感动的是《楚辞》这一期。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用他的生命诠释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在节目中,撒贝宁带着来自屈原故乡的柑橘,跨越两千多年的时光,与屈原进行了一场跨越生死的对话。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屈原吃着柑橘,双眼含泪的情景,感受到了他对家国的热爱与对理想的执着。屈原的《橘颂》不仅是对橘树的赞美,更是对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他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美政”的理想,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通过《典籍里的中国》,我不仅学习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更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这些典籍,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它们记录了中华民族的辉煌与苦难,也记录了我们的智慧与勇气。观看这些节目,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传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它们在我们的手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同时,《典籍里的中国》也让我思考了一个问题: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是否应该放慢脚步,去认真品读那些流传千年的典籍?答案是肯定的。这些典籍,不仅是我们了解历史的窗口,更是我们汲取智慧的源泉。它们能够让我们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力量,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
总之,《典籍里的中国》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纪录片。它不仅让我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让我明白了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典籍里的中国》高中生观后感
本文2024-10-29 12:43:31发表“影视观后感”栏目。
本文链接:https://isck.com/article/yingshiguanhougan/97.html